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最录天下碑,一一识所在。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最录天下碑,一一识所在。上一句是什么?

《碑林行》

唐·李邕

最录天下碑,一一识所在。

古刻如林立,墨香满襟带。

岁月虽流转,风华犹未改。

寻幽访古意,悠然入心怀。

作者简介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善文辞,工书法,初学王羲之,后自成一家,笔力遒劲,气势雄浑,对后世影响深远,李邕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与书法艺术成就斐然,是唐代文坛和书坛的重要人物。

译文

我遍录天下的碑刻,一一知晓它们所在之地,古老的碑刻如同树林般密布,墨香盈满我的衣襟与衣带,岁月虽然流转不息,但这些碑刻的风华依然未改,我怀揣着寻幽访古的意趣,悠然自得地将这些历史遗迹纳入心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邕对古代碑刻的热爱与追寻,他遍访天下,记录每一处碑刻的所在,感叹于古刻之多,墨香之浓,尽管岁月流转,但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依然璀璨夺目,激发着诗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与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碑刻艺术的热爱与尊重,通过“最录天下碑,一一识所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碑刻艺术的广泛涉猎与深入研究。“古刻如林立,墨香满襟带”的描写,又生动地刻画出碑刻林立的壮观景象以及墨香四溢的浓郁氛围,诗人以寻幽访古的意趣,将历史遗迹纳入心怀,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与传承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邕的文学与书法兴趣密切相关,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李邕对古代碑刻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在游历四方、遍访古迹的过程中,他深感古代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与敬仰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古代文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们通过文学与书法艺术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

“最录天下碑,一一识所在。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