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桃源千里远,花洞四时春。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桃源洞

桃源千里远,花洞四时春。上一句是什么?

唐·汪遵

桃源千里远,花洞四时春。

俗客休来问,幽人自隐沦。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安徽宣城人,初为小吏,后折节读书,晚唐著名诗人,著有《汪遵集》一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一卷(卷六百零六),他的诗大多借古讽今,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桃源之地远在千里之外,那里的花洞四季如春。

凡俗的客人不要来询问,隐士们自会隐居避世。

释义

“桃源千里远”描绘了桃源仙境的遥远与神秘,暗示其超脱尘世的特质;“花洞四时春”则进一步描绘了桃源内部的美丽景象,四季如春,花团锦簇,宛如人间仙境,后两句“俗客休来问,幽人自隐沦”则表达了隐士们对世俗生活的排斥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桃源”为题材,通过描绘桃源的遥远与美丽,以及隐士们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诗中“桃源千里远”与“花洞四时春”两句,不仅描绘了桃源仙境的绝美景象,还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俗客休来问,幽人自隐沦”两句,则通过对比俗客与隐士的不同选择,进一步强调了隐士们的高洁与超脱。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理想社会的赞美,又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创作背景

汪遵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不满,于是通过创作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桃源仙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象征着远离尘世、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汪遵通过描绘桃源的遥远与美丽,以及隐士们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阶层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逃避心态。

“桃源千里远,花洞四时春。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全诗是什么?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实际上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完整古诗,而是融合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表达,形成了富有诗意与季节特色的对句,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们可以构想一首假想的古诗,并围绕这些关键词进行创作与解析。假想古诗题目:四季雅趣朝代:唐代作者:李逸风(虚构人物)原文:春赏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