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的释义

8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的释义

《夜读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

夜阑灯影淡,心静墨香滋。

古意随人远,新愁入梦迟。

何时归隐去,山水共清时。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诵读诗书如同弹奏焦尾琴一般,声音抑扬顿挫,蕴含着吉祥与福祉,夜深人静之时,灯光变得昏暗,内心却因沉浸在墨香与书卷之中而显得格外宁静,古人的思想情怀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远去,新的忧愁却迟迟不肯进入梦乡,不知何时才能归隐山林,与山水共赏那清幽美好的时光。

释义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意指读书的声音如同弹奏焦尾琴一般悦耳动听,声音的高低起伏中蕴含着吉祥与福祉,形容读书时的愉悦与收获。“夜阑灯影淡,心静墨香滋”描绘了夜深人静、灯光昏暗时,读书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望。“古意随人远,新愁入梦迟”则表达了古人思想情怀的远去与新愁的难以释怀。“何时归隐去,山水共清时”则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读书为题材,通过描绘读书时的声音、环境以及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以焦尾琴的悦耳之声比喻读书的声音,既形象又生动,表达了读书时的愉悦与收获,接下来两句“夜阑灯影淡,心静墨香滋”则通过描绘夜深人静时的读书环境,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望,后两句“古意随人远,新愁入梦迟”与“何时归隐去,山水共清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思想情怀的怀念、新愁的难以释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又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热爱,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与自然之美的佳作。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夜深人静之时,他独自诵读诗书,内心却难以平静,他将自己的感受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人文情怀与自然之美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知识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