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8)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登峰有感

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宋代

作者:李纲

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

云开千嶂翠,日落万松红。

古寺钟声远,幽林鸟语重。

登临无限意,欲去更留踪。

作者简介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因奏言徽宗诸事,被贬谪,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侵汴京,任东京留守,亲自督战,击退金兵,不久即被主和派所排斥,高宗即位,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终,著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等。

译文

这里的景致哪里是佛塔所能比美的,东南之地以此峰最为秀丽,云雾散开,露出千山万壑的翠绿;日落时分,万松被晚霞染得通红,古老的寺庙钟声悠扬,传得很远;幽深的树林中,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沉重,登临此峰,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想要离去却又忍不住再次留下足迹。

释义

- “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意指此地的风景之美,远非佛塔所能及,东南之地以此峰最为秀丽。

- “云开千嶂翠,日落万松红”:描绘了云雾散去后,千山万壑的翠绿景色,以及日落时分万松被晚霞染红的美丽景象。

- “古寺钟声远,幽林鸟语重”:通过古寺的钟声和幽林中的鸟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登临无限意,欲去更留踪”:表达了诗人登临此峰后的无限感慨,以及想要离去却又依依不舍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南之地的秀丽山峰,以及山峰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突出了山峰的秀丽之美,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峰周围的云雾、日落、古寺、钟声、幽林和鸟鸣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登临此峰后的无限感慨和依依不舍的心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纲在登临某山峰时所作,当时,李纲因抗金主张未被采纳而遭到贬谪,心中充满了抑郁和无奈,当他登临此峰,看到眼前的秀丽景色时,心情得到了极大的舒缓,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向往的诗歌,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晴游沧浪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初晴游沧浪亭》宋·陆游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初晴草色绿新抽,细径幽深信步游。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有名闲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