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草堂六月气凄爽,彷佛坐我清江滨。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江村

草堂六月气凄爽,彷佛坐我清江滨。全诗是什么?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草堂六月气凄爽,彷佛坐我清江滨”为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出的句子,并非原诗直接出现,但体现了诗中描述的草堂与清江之畔的凉爽与宁静氛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幽静,堂上飞来飞去的燕子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水中鸥鸟也愿意和我亲近,老妻正在用纸画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释义

此诗描写了诗人经过流离失所后,暂居成都草堂时的宁静生活,诗中通过描绘清江环绕、燕子自由飞翔、鸥鸟与人亲近、家人各得其乐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度过的一段相对安定生活的写照,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草堂周围的自然环境与家人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温馨的氛围,诗人以“清江一曲抱村流”开篇,既描绘了草堂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燕子、鸥鸟、老妻、稚子等形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家庭的热爱与珍惜,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夏,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已有两年,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流离失所后,杜甫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在这段时间里,他得以暂时放下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享受与家人共度的宁静时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杜甫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草堂六月气凄爽,彷佛坐我清江滨”并非原诗直接出现的句子,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出的描述草堂六月凉爽宜人、仿佛置身于清江之畔的感受,这种提炼虽然增加了诗句的韵味和意境,但在引用时需注明其来源和性质。

“草堂六月气凄爽,彷佛坐我清江滨。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