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去人阖棺命云促,浮生瞬息风中烛。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挽歌辞

去人阖棺命云促,浮生瞬息风中烛。全诗是什么?

魏晋 · 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其中部分与关键词相关的句子为:去人阖棺命云促,浮生瞬息风中烛,此句为后人根据陶诗意境化用,非原文直出,但为解析方便,以下解析将围绕整首诗及关键词意境展开)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早死晚死并非命运所促,昨晚我们还在一起生活,今天早晨就已在鬼录之中,魂魄散去将归于何方?只剩下枯槁的遗体寄存在空荡的木棺里,娇儿哭着索要父亲,好友抚尸痛哭,得失从此不再知晓,是非也无法再觉,千秋万岁之后,谁知道荣耀与耻辱?只恨在世时,饮酒未能尽兴,从前没有酒喝,现在空对着酒杯,春酒如浮蚁般醇厚,何时还能再品尝?菜肴摆满桌前,亲朋好友哭在身旁,想要说话却口不能言,想要睁眼却目不能视,从前住在高堂之上,如今却安眠于荒草丛生的墓地;早晨出门而去,归来时夜还未尽,荒草茫茫无边,白杨树在风中萧萧作响,严霜九月的时节,送我出远郊,四周没有人居住,高高的坟墓孤零零地耸立着,马儿仰天长鸣,风也显得萧条,幽暗的墓室一旦关闭,就永远不会再打开,贤达之人对此也无可奈何,前来相送的人,各自回到家中,亲戚或许还有余悲,但他人早已开始歌唱,死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只是将身体托付给这山丘罢了。

释义

这首诗是陶渊明为自己或他人所作的挽歌,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诗中通过描述死亡后的情景,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以及死后世界的荒凉和孤寂,也表达了对生前未能尽兴饮酒的遗憾和对死后归宿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死亡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淡然,诗中通过对比生前和死后的情景,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死后世界的荒凉和孤寂,也通过描写亲朋好友的悲痛和哭泣,展现了人情的温暖和生命的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陶渊明的个人经历有关,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归隐田园,对生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已经预感到自己生命的即将终结,或者是对身边亲友的离世有所感触,从而产生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淡然,同时也寄托了对死后归宿的无奈和期望。

“去人阖棺命云促,浮生瞬息风中烛。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