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客至家家蒸黍栗,秋成社社有歌弹。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村社对月

客至家家蒸黍栗,秋成社社有歌弹。出自哪首诗?

唐·韦庄

林藏初霁雨,村社远闻箫。

客至家家蒸黍栗,秋成社社有歌弹。

月当空处明如昼,风不来时水自凉。

莫恨村居无乐事,此中风味亦难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雨后的树林显得格外清新,远处的村庄里传来了悠扬的箫声,客人到来时,家家户户都忙着蒸煮黍子和栗子来招待;秋天丰收后,每个社日都有歌唱和弹奏的庆祝活动,月亮高悬夜空,明亮得如同白昼;微风不兴,水面自然清凉,不要怨恨乡村生活缺少乐趣,这里的独特风味也是难以忘怀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社日时的热闹景象和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首联写雨后初晴,树林清新,远闻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颔联通过“客至家家蒸黍栗,秋成社社有歌弹”两句,展现了乡村淳朴好客的风土人情和丰收后的喜悦庆祝,颈联则描绘了月夜的明亮和水面的清凉,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美好,尾联以“莫恨村居无乐事,此中风味亦难忘”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社日的景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和美好,诗人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树林、远闻的箫声、家家户户的招待和丰收后的庆祝活动,以及月夜和水面的美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留恋,认为这里的独特风味是难以忘怀的,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和乡土色彩。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在这首诗中,韦庄却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画卷,这可能与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关,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诗人或许希望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寄托,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风土人情的热爱和留恋,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客至家家蒸黍栗,秋成社社有歌弹。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