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双凫仙子贵,两桨美人愁。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30)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双凫仙子贵,两桨美人愁。下一句是什么?

泛湖归出楼中玩月

宋·欧阳修

楼头夜月照栖鸦,

散乱湖光散乱霞。

双凫仙子贵,两桨美人愁。

酒力渐消风力软,

钗头欲堕簟纹流。

归来更把红烛照,

犹有行人醉倚楼。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与晏殊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楼头的夜月照亮了栖息的乌鸦,湖面上散乱的月光与晚霞交相辉映,双凫形状的仙舟载着尊贵的仙子,而另一边,划船的美人却满心愁绪,酒意逐渐消散,风力也变得柔和,美人头上的钗子仿佛要随着竹席的纹路滑落,归来后,再次点亮红烛照耀,仍见有行人醉倚在楼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泛舟湖上归来后,在楼中赏月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双凫仙子贵”与“两桨美人愁”,展现了不同人物在相同月夜下的不同心境,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夜月、栖鸦、湖光、霞光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细腻入微,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湖上的美景与人物的心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对比手法也运用得恰到好处,既突出了不同人物的心境差异,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散乱”一词既描绘了湖光霞光的交织景象,又暗示了人物内心的纷乱与不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描写夜晚泛舟归来后赏月的诗歌,当时,欧阳修身处官场,虽然有着一定的地位和权力,但内心却时常感到孤独和不安,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夜晚湖上的美景与人物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双凫仙子贵,两桨美人愁。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