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袖手视陆沉,未衔寸木填。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30)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忧国

袖手视陆沉,未衔寸木填。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袖手视陆沉,未衔寸木填。

忧国心如焚,救时力难全。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译文

在风雨飘摇的端午节,天色昏暗,我无处凭吊屈原的英灵,石榴花开放似乎也在嘲笑我,没有酒喝的我如同陶渊明一样独自清醒,我袖手旁观国家的沉沦,却没有能力哪怕用一寸木头去填补,我忧国忧民的心如同被火焚烧,但拯救时局的力量却难以周全。

释义

袖手视陆沉:比喻对国家危亡的局势漠不关心,不采取行动,陆沉,指国家危亡。

未衔寸木填:比喻自己虽有忧国之心,但力量微薄,无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亡的深深忧虑和无力改变的无奈,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景象,引出对屈原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颈联“袖手视陆沉,未衔寸木填”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亡的忧虑和自己无力改变的无奈,尾联“忧国心如焚,救时力难全”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力量的微薄。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初年,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外有金兵入侵,内有奸臣当道,国家危亡之际,诗人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由于种种原因,诗人自己的力量微薄,无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只能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这种无力感和无奈之情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袖手视陆沉,未衔寸木填。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