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云销众星出,始昏散疏朗。的释义

8个月前 (01-30)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观山寺月夜二首·其二

云销众星出,始昏散疏朗。的释义

唐·卢纶

万峰明灭色,万壑镜中光。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云销众星出,始昏散疏朗。

林藏鸣稍静,河映阁灯寒。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生于天宝末年,约卒于贞元末年,一生经历坎坷,但诗文成就较高,擅长五言律诗,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等人并称“大历十才子”,他的诗作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部分反映边塞将士生活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万座山峰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万条山谷在月光下如同明镜般闪耀,松树间隐约露出微月的光芒,这清辉依然是为了照耀你,溪边的花朵与禅意相融,彼此相对无言,我几次想要离去,但每次回首都感到情感更加深厚,云彩消散后众星显现,天刚黄昏时星星便显得稀疏而明亮,树林中鸟鸣声逐渐平息,河面上倒映着楼阁的灯光,显得寒冷而寂静,如果没有这轮明月,这一年的秋天就白白过去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寺月夜的美景,通过山峰、山谷、松树、月亮、溪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禅意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山寺月夜的深深眷恋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极为细腻生动,通过“万峰明灭色,万壑镜中光”等句,将山寺月夜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通过“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等句,表达了对山寺月夜的深深眷恋,诗中还蕴含着禅意,通过“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等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在游览山寺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或困惑,而山寺月夜的美景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和启示,在静谧的夜晚,他独自漫步在山寺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平静和升华,他挥毫泼墨,将这份美好的感受化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云销众星出,始昏散疏朗。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