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十指百不难,莫愁饥与寒。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31)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劝农

十指百不难,莫愁饥与寒。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代

作者:楼钥

十指百不难,莫愁饥与寒。

春耕雨自足,秋穫稻盈廛。

努力在勤民,惰游何所安。

吾侪饱暖日,常念岁艰难。

作者简介

楼钥(1137年-1213年),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楼钥出身进士世家,自幼刻苦攻读,博学强记,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调温州教授,乾道五年(1169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见闻,成《北行日录》,淳熙元年(1174年),以荐除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直学士院,进同知枢密院事,因事忤秦桧,出知赣州,秦桧死后,召为翰林学士,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学士,光宗即位,进尚书左丞,出知福州,绍熙四年(1193年),兼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庆元元年(1195年),为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因被人诬告,夺职,庆元三年(1197年),起知宁国府,改知福州,嘉泰四年(1204年),复资政殿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嘉定六年(1213年),病逝,享年七十七岁,追赠少保,谥号宣献,楼钥精通经史,工诗善文,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传世。

译文

十个指头做事,百样事情都不难,不要发愁会挨饿受冻,春天耕种时雨水充足,秋天收获时稻谷堆满粮仓,百姓应当勤劳努力,懒惰游荡的人哪里会有安稳的日子呢?我们这些每天都能吃饱穿暖的人,应当常常念及每年农事的艰难。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景象,强调了勤劳对于生活的重要性,首句“十指百不难”表达了通过双手努力,各种困难都可以克服的乐观态度。“莫愁饥与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勤劳带来的生活保障,中间两句“春耕雨自足,秋穫稻盈廛”描绘了农民在春天耕种、秋天收获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喜悦,最后两句则是对百姓的劝勉,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不忘农事的艰难。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传达了作者对勤劳的赞美和对农民的深切关怀,诗中“十指百不难”一句,既是对勤劳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深刻认识,而“莫愁饥与寒”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美好祝愿,中间两句的描写,既展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也体现了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最后两句的劝勉,则是对人们珍惜粮食、不忘农事艰难的提醒和告诫,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楼钥在劝勉农民勤劳耕作时所作,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生产仍然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灾害的威胁,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楼钥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官员和文学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勤劳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不忘农事的艰难。

“十指百不难,莫愁饥与寒。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