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遍游五岳自兹始,俟昏嫁毕当何年。的解释

5个月前 (01-3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游泰山

遍游五岳自兹始,俟昏嫁毕当何年。的解释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辞,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神女,艳态妖且娴。

翳翳飞霜降,采采芙蓉鲜。

览物情未已,驱策归杏坛。

行尽九折坂,萦回入天门。

天门何迢迢,乳窦百道穿。

苍崖夹石路,中有碧流泉。

还从广成子,学得养生年。

身居白云上,心与紫霞连。

俯瞰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遍游五岳自兹始,俟昏嫁毕当何年。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意境奇妙,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自从这次开始遍游五岳,等到儿女婚嫁完毕又该是何年呢?

释义

“遍游五岳自兹始”表达了诗人李白决定从此开始遍游中国著名的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豪情壮志。“俟昏嫁毕当何年”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游泰山时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遍游五岳自兹始”一句,展现了诗人豪迈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而“俟昏嫁毕当何年”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匆匆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游历泰山期间,泰山作为中国的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李白在游历泰山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壮志和人生哲理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可以领略到他诗歌中那种豪放不羁、意境深远的艺术风格。

“遍游五岳自兹始,俟昏嫁毕当何年。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