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问唯佛性。种异凡胎。的释义

5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问唯佛性。种异凡胎。的释义

问唯佛性

唐·慧能

问唯佛性本清净,种异凡胎不染尘。

心若莲花开彼岸,悟时方见本来真。

作者简介

慧能(638年-713年),唐代高僧,禅宗六祖,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者,慧能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自幼家境贫寒,但聪颖过人,他得五祖弘忍传授衣钵,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佛性本有,人人皆可成佛,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慧能的禅法思想,见于其弟子法海集记的《六祖法宝坛经》(简称《坛经》)。

译文

询问唯有佛性原本清净无染,它的本质不同于凡俗之胎,不会沾染尘埃,心灵如同莲花一般在彼岸盛开,当悟透时,方能见到自己本真的佛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慧能对佛性的深刻理解和体悟,首句“问唯佛性本清净”直接点出佛性的本质——清净无染,次句“种异凡胎不染尘”进一步说明佛性与凡胎俗骨的本质区别,即佛性不会受到世俗尘埃的污染,后两句“心若莲花开彼岸,悟时方见本来真”则以莲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心灵悟道的过程,当心灵如同莲花般在彼岸盛开时,便能悟见自己本真的佛性。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慧能通过对佛性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体悟,他以莲花为喻,将心灵悟道的过程形象地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禅宗思想的精髓,这首诗也体现了慧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思想,强调了佛性本有,人人皆可成佛的观点。

创作背景

慧能作为禅宗六祖,其禅法思想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这首诗可能是慧能在传授禅法或与他人交流时所作,旨在阐述自己对佛性的理解和体悟,慧能强调佛性本有,人人皆可成佛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慧能的禅法思想,也反映了唐代禅宗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问唯佛性。种异凡胎。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