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的意思及出处

清·纳兰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灯一夜烧花烛,晴窗透初晓,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作者及朝代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成德,清朝初年词人,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词嵌妙语、饶回环,摛藻扬芬,备极妍态,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词人,出身贵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自然,既有豪放派的洒脱,又有婉约派的细腻,被誉为“清词三大家”之一。

译文

春天的情思如同梨花般薄弱,片片花瓣催促着它们零落,夕阳为何偏偏在黄昏时分落下,全然不顾人间还有未招回的魂魄。

银灯彻夜燃烧着花烛,明亮的窗户透进了黎明的曙光,说到底还是君王辜负了旧日的盟约,江山社稷在他心中比美人更重要。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梨花、夕阳、银灯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情感的哀婉和无奈,词人用“春情只到梨花薄”来比喻爱情的短暂和脆弱,而“片片催零落”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消逝,下片通过“银灯一夜烧花烛”和“晴窗透初晓”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最后两句“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则直接点明了词人的主旨,即君王为了江山社稷而辜负了旧日的盟约和美人。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情感的深深怀念和无奈,词人通过对比梨花、夕阳、银灯等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变化,巧妙地传达了内心的哀婉和失落,词人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将君王与美人的关系与江山社稷的轻重进行了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词人的主旨和情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逝去情感的哀悼,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纳兰性德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时期,作为一位出身贵族的词人,纳兰性德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他的情感生活也充满了波折和无奈,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和君王的情感选择,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捉弄的深深感慨,也反映了纳兰性德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失落。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