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碧天望月将圆满,太液秋风正渌渟。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中秋夜太液池对月

碧天望月将圆满,太液秋风正渌渟。出自哪首诗?

唐·李绅

碧天望月将圆满,太液秋风正渌渟。

桂子初生香满袖,菱花欲绽影浮萍。

楼台彩结倚晴空,宫阙瑶光映水亭。

此夜一年应最胜,年年此夜愿长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绅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绅,字公垂,唐代著名诗人、官员,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李绅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悯农二首》等,广为流传。

译文

碧蓝的天空中,月亮即将圆满,太液池上秋风轻拂,水面清澈宁静,桂花初开,香气盈袖,菱花欲绽,影子浮在萍草之上,楼台彩结高耸入云,宫阙瑶光倒映在水亭之中,这一夜应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夜晚,愿年年此夜都能长久停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太液池畔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美好愿望,首联“碧天望月将圆满,太液秋风正渌渟”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中秋之夜的月圆和秋风的宁静,颔联“桂子初生香满袖,菱花欲绽影浮萍”通过桂花和菱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芬芳和生机,颈联“楼台彩结倚晴空,宫阙瑶光映水亭”则展现了太液池畔建筑的宏伟和光影的交错,尾联“此夜一年应最胜,年年此夜愿长停”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喜爱和留恋,希望这样的美好时光能够永远停留。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太液池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和诗人的美好愿望,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绅在唐代中期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诗歌,当时,李绅在朝廷任职,有机会接触到宫廷中的生活和景色,中秋之夜,他来到太液池畔赏月,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诗中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中期宫廷生活的繁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碧天望月将圆满,太液秋风正渌渟。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