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西山叠翠峭且奇,山前流水清涟漪。的解释

5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西山叠翠峭且奇,山前流水清涟漪。的解释

题西山图

朝代:明代

作者:杨慎

西山叠翠峭且奇,山前流水清涟漪。

云绕峰腰松影乱,风拂林梢鸟声啼。

远望如诗如画境,近观似梦似仙居。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归。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云南戍所,年七十二,追赠光禄寺卿,谥号“文宪”。

译文

西山的山峦重叠,翠绿欲滴,山峰陡峭且奇特;山前的流水清澈透明,泛起层层涟漪,云雾缭绕在山峰的腰际,使得松树的影子显得杂乱无章;微风拂过林梢,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啼叫,远远望去,这景色就像诗中描绘的、画里勾勒的一般美丽;走近观看,又仿佛置身于梦境或仙境之中,这样的美景只应存在于天上,人间难得有几次机会能够亲眼目睹。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景色,首联“西山叠翠峭且奇,山前流水清涟漪”直接点题,描绘了西山的翠绿、陡峭和奇特,以及山前流水的清澈和涟漪,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西山的云雾缭绕、松树影乱、风拂林梢和鸟声啼叫等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尾联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西山美景的难得和珍贵。

赏析

这首诗以西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西山的自然美景和迷人风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叠翠、峭且奇、清涟漪、云绕峰腰、松影乱、风拂林梢、鸟声啼等,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西山美景的难得和珍贵,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慎在云南戍所期间创作的,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被贬谪到云南永昌卫,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西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慎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西山叠翠峭且奇,山前流水清涟漪。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