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的释义

5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观书有感

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的释义

朝代:明代

作者:杨慎

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

可怜晁错空流血,枉道刘安只著书。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劝谏,不听,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三十余年,仍昼夜诵吟不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追赠光禄寺卿,谥号“文宪”。

译文

新的法令不能推行是谁在固执己见,旧的书本没有用处不过是虚妄之谈,可怜晁错白白地流了血,刘安也只是枉费心机地著书立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变革中新旧观念冲突的深刻反思,首句“新法不行谁执拗”指出新法令难以推行,暗示有阻力存在;次句“旧书无用是潜虚”则批判了那些固守旧学、无视现实变化的人,后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阐述了变革中的悲剧:晁错因主张削藩而遭杀害,刘安虽著书立说却未能改变时局。

赏析

这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刻,诗人通过对比新法与旧书、现实与历史的矛盾,揭示了社会变革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首联直接点题,提出新法难以推行的问题,并暗示有固执己见者在阻碍变革,颔联则通过批判旧学虚妄,进一步强调了变革的必要性,颈联和尾联则运用历史典故,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构思精巧,寓意深远,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嘉靖年间,当时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嘉靖帝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受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杨慎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社会变革的艰难和复杂,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慨,诗中通过对新法与旧书、现实与历史的对比和反思,揭示了社会变革中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了对变革的渴望和对保守势力的批判,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关注。

“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