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丛脞闷怀久,寒宵困愈严。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2-02)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夜愁

丛脞闷怀久,寒宵困愈严。出自哪首诗?

唐·刘沧

丛脞闷怀久,寒宵困愈严。

孤灯照空壁,冷月透疏帘。

愁思随风乱,心绪逐云添。

谁怜长夜客,独坐对清缣。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刘沧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那样广为人知,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内心的情感波动。

译文

杂乱的思绪长久地困扰着我,寒冷的夜晚让我感到更加困顿,孤独的灯光照亮了空旷的墙壁,清冷的月光透过稀疏的窗帘洒进屋内,愁绪随风飘散,却又像云彩一样不断聚集在心间,有谁能够理解这长夜难眠的旅人,独自坐在这里,面对着清冷的画布(此处“清缣”可引申为清冷、孤寂的意境,也可理解为诗人面前可能真的有一幅未完成的画作,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空白)。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寒冷夜晚的孤独与愁思,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首联“丛脞闷怀久,寒宵困愈严”直接点出主题,即诗人因思绪纷乱而长久地感到苦闷,寒冷的夜晚更是加剧了他的这种感受,颔联和颈联通过“孤灯”、“冷月”、“随风乱”的愁思和“逐云添”的心绪,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与愁苦的氛围,尾联则以“谁怜长夜客,独坐对清缣”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理解的孤独感的深刻体会。

赏析

本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入微,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孤灯”、“冷月”等,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巧妙地运用“随风乱”的愁思和“逐云添”的心绪,将无形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尾联的“谁怜长夜客,独坐对清缣”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会,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境遇的共鸣与思考。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根据诗中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作于刘沧仕途不顺或人生低谷时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空旷的房间和清冷的月光,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愁绪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个人的情感波动,也能窥见唐代晚期士人阶层在动荡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丛脞闷怀久,寒宵困愈严。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