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峄桐虽未弦,须奏云和音。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2-02)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其二

峄桐虽未弦,须奏云和音。全诗是什么?

唐·王昌龄

宝钗鸾凤鬓云松,红玉春泥透蜀罗。

峄桐虽未弦,须奏云和音。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译文

宝钗上装饰着鸾凤,发髻如云般蓬松,红色的玉饰在春泥色的蜀锦上透出光泽,峄山的桐木虽然还未制成琴弦,但它注定能奏出云和之地的美妙音乐。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妆容与服饰,以及峄桐木的特质,传达出一种内在的美与期待,宝钗、鸾凤、鬓云、红玉等意象,共同勾勒出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而“峄桐虽未弦,须奏云和音”则借物喻人,暗示这位女子虽未展现其才华(如峄桐未制成琴弦),但她内在的美与才华(如云和之音)终将得到展现和认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外在美与内在才华的期待,前两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高贵,后两句则通过峄桐木的比喻,巧妙地传达出女子虽未展现其才华,但她的内在美与潜力是不可忽视的,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也更具韵味。

创作背景

王昌龄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游历或任职期间,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地位相对较高,女性之美与才华也备受推崇,王昌龄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女性才华与潜力的期待,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王昌龄自己对于才华与机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

王昌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女性之美与才华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才华与机遇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峄桐虽未弦,须奏云和音。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