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閒居何所乐,不语匡坐时。的释义

8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闲居

閒居何所乐,不语匡坐时。的释义

唐·白居易

閒居何所乐,不语匡坐时。

窗竹晴阴覆小池,庭芜雨过生新姿。

风条月影相萦绕,水石松声互参差。

心迹双清堪自适,何须更问世人知。

(注:原题中“閒”为“闲”的异体字,此处保留原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作《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译文

闲居之时有什么乐趣呢?不说话,只是端正地坐着,窗前的竹子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覆盖着小池塘,庭院里的杂草在雨后展现出新的生机,风儿吹动枝条,月光映照出影子,相互缠绕;流水、石头与松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参差不齐,内心与外在都清澈纯净,足以自我适意,何必再去询问世人是否知晓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宁静与自在,首句直接点题,询问闲居的乐趣何在,随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的感受来回答这一问题,窗竹、庭芜、风条、月影、水石、松声等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心迹双清堪自适”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纯净与自适,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在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的波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闲居生活,以诗酒自娱,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在闲居生活中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的体现,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的感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普遍心态。

“閒居何所乐,不语匡坐时。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