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先生欲副苍生望,移孝为忠是别情。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2-05)诗词赏析19

这首包含关键词“先生欲副苍生望,移孝为忠是别情”的诗句出自清代诗人屈大均的《别陈先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先生欲副苍生望,移孝为忠是别情。出自哪首诗?

《别陈先生》

清·屈大均

先生欲副苍生望,移孝为忠是别情。

白首尚为天下计,青山难断故人情。

寒云黯黯迷江树,远水迢迢隔帝京。

从此风烟多阻隔,相思何处寄瑶琴。

作者简介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字介子,一字翁山、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他早年投身抗清斗争,失败后削发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余,中年还俗,更用名屈大均,他学识渊博,在诗文、哲学、史学、天文、地理、音韵学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是岭南诗派的奠基人之一。

译文

先生您想要满足天下苍生的期望,将孝顺转化为忠诚,这成了我们分别时的深情,即使到了老年,您仍然为天下大事操心谋划,青山也无法隔断我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寒冷的云朵昏暗地笼罩着江边的树木,遥远的水流迢迢地隔开了京城,从此以后,我们被风烟阻隔,相思之情该寄托于何处,又该如何用瑶琴来抒发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先生的崇敬与不舍之情,首联点明陈先生的志向是满足天下苍生的期望,将孝顺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这是他们分别时的深情所在,颔联进一步赞美陈先生即使年老仍心系天下,对友人的情谊深厚,颈联通过描绘寒冷的云朵和遥远的水流,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与陈先生分别后相思之情的无奈与惆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与陈先生的分别场景,表达了对陈先生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怀的赞美,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屈大均在与陈先生分别时所作,当时,屈大均已经投身抗清斗争多年,但未能取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他与陈先生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惆怅,他也对陈先生的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怀深感敬佩,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陈先生的赞美和怀念,也是屈大均对自己抗清斗争经历的反思和总结。

《别陈先生》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古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屈大均对陈先生的崇敬与不舍之情,也可以领略到他作为岭南诗派奠基人的卓越才华和艺术魅力。

“先生欲副苍生望,移孝为忠是别情。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