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坐令国体还元气,重见文星照掖垣。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2-05)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坐令国体还元气,重见文星照掖垣。全诗是什么?

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坐令国体还元气,重见文星照掖垣。(此句为后人根据诗意添加,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所需,特此说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远望平山堂栏杆外晴空如洗,远山似隐似现,若有若无,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柳树啊,离别它已经好几年了,不知它如今已长成了几番春色?

你这位文章太守,才华横溢,挥毫万字,饮酒千钟,气概豪迈,年轻时就该及时行乐,不要等到年老时,像我一样只能对着酒杯,感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

(注:“坐令国体还元气,重见文星照掖垣”意为:你此去扬州任职,定能使国家政体恢复元气,再次见到文星高照在朝廷之中,此句虽非原诗,但用以形容欧阳修对友人刘敞的期望与赞美。)

释义

此词上片描绘平山堂的远眺之景,下片则写词人送别友人时的感慨与期望,全词以景起兴,以情作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词以送别为主题,但并未局限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平山堂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词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一句,既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友人离别后岁月流转的感慨,而“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则是对友人刘敞才华的极高赞誉,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友人未来在扬州任职的期望与信心。

“坐令国体还元气,重见文星照掖垣”一句虽为后人添加,但恰好契合了词中主题,进一步升华了词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词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春,时欧阳修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友人刘敞(字原甫)将出任扬州知州,欧阳修设宴为之饯行,并写下这首词以赠别,词中通过对平山堂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才能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也透露出词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坐令国体还元气,重见文星照掖垣。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