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桃源行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全诗是什么?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寻访,惟恐仙源路已迷。

再三追问乃得实,欲寻其处遂成迷。

薄暮汉人来望仙,空见仙家种桃树。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

不成功名誓不归,那知泉石多佳趣。

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峰青处是姑苏。

望极天涯不见家,北瞻帝京杳难逾。

终期归老旧山林,且复乘流荡逸兴。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春日的山水,两岸盛开的桃花夹岸相迎,将船只送往古渡口,乘舟前行,远远望见两岸盛开的桃花,似乎并不觉得路途遥远;沿着溪流前行,直到尽头,也没有遇见人家,从山口进入,开始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不久便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了一片平坦的陆地,远远望见一处云雾缭绕的树林,走近一看,却是千家万户,房前屋后都种满了鲜花翠竹,樵夫们初次向我介绍了汉朝的姓名,村民们依然穿着秦朝的衣服,他们共同居住在武陵源,从尘世之外开辟出田园,月光下,松树下的房屋显得格外静谧,日出时分,云中的鸡犬声此起彼伏,突然听说有俗客来访,村民们争相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询问外面的情况,清晨,村民们清扫街道,迎接新的一天;傍晚,渔夫和樵夫乘船而归,他们最初是因为躲避战乱而来到这里,后来竟然成了仙人,不再回去,峡谷中的人们哪里知道世间的事情呢?世人只能远远地望着那片空荡荡的云山,我不怀疑仙境难以寻找,只是担心通往仙境的道路已经迷失,经过再三追问,才得知了真相,但想要找到那个地方却已经迷路了,傍晚时分,汉人来这里寻找仙人,却只能看到仙人种植的桃树,桃源啊,不要再费心去想了,除了这里,还能去哪里寻找呢?如果不立下建立功名的誓言就不回去,又怎么知道山水之间的乐趣呢?华丽的楼阁飘出香气,直下太湖,那青翠的山峰之处就是姑苏,极目远望,看不到家乡,向北眺望帝京,更是遥不可及,最终期望回到那老旧的山林之中,暂且乘着流水飘荡,享受这份逸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展现了桃花源宁静、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村民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源的留恋和向往,认为除了这里,再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寻找如此美好的地方了。

赏析

这首诗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桃花源的美景和村民们的淳朴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将现实与理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社会深感不满,渴望寻找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桃源行》,通过描绘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美好的桃花源,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