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杰阁涵虚万里秋,江山元气共沈浮。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登楼

杰阁涵虚万里秋,江山元气共沈浮。上一句是什么?

宋·王禹偁

杰阁涵虚万里秋,江山元气共沈浮。

烟霞绚烂开锦障,风月清冷上琼楼。

云影半开龙出没,松声忽断鹤飞留。

凭栏无限苍茫意,欲赋新诗强说愁。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初年文学家、史学家,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著有《小畜集》30卷、《五代史阙文》等。

译文

高耸的楼阁仿佛包容着万里秋空,江山与天地元气一同浮沉,烟霞绚烂如同展开的锦缎屏障,清风明月清冷地照耀着琼楼玉宇,云影半开时似有龙在出没,松声突然断绝时仿佛有鹤在停留,我凭栏远眺,心中充满无限苍茫之感,想要赋写新诗却只能勉强表达心中的愁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联以“杰阁涵虚万里秋”总领全诗,点明登高远望的主题,同时以“江山元气共沈浮”形容天地间的广阔与变化,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烟霞绚烂、风月清冷、云影龙出、松声鹤留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凭栏远眺时的苍茫之感,以及想要赋诗却难以言尽心中愁绪的复杂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自然景象栩栩如生,同时也寓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尾联的“欲赋新诗强说愁”更是表达了诗人面对苍茫天地时的无奈与感慨,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和深刻。

创作背景

王禹偁在北宋初年,正值社会变革之际,他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时局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登高远望时,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复杂的社会现实,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而创作的,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诗人表达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也体现了王禹偁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倾向。

“杰阁涵虚万里秋,江山元气共沈浮。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

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上一句是什么?

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早发苦竹馆》,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早发苦竹馆唐·李峤合沓岩扉重,萦回水涧长。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徙倚花边久,攀援竹径迷。如何方遂适,眇眇与云齐。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

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怜。出自哪首诗?

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怜。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怜”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春日言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春日言怀》唐·杜牧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柳丝牵绪乱,花影拂心斜。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怜。何幸逢休沐,当春得数朝。作者简介:杜牧(803年-约852年),...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出自哪首诗?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岭南江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岭南江行唐·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怀未易解,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