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浅草平沙,疏烟野渡。商量早觅栖迟处。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浅草平沙,疏烟野渡,商量早觅栖迟处。”,这些句子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浅草平沙,疏烟野渡。商量早觅栖迟处。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宋·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回廊月影,几人同坐,池莲夏开,镜湖秋霁,两处风光,同日可惜。

算从前、此际,舟中憔悴,轻解罗衣,暗掩银屏晓睡,楚乡春晚,似此清寒天气,谁把香雪,天涯海角,万里乾坤,无处无芳草,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由于篇幅较长,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天气阴沉沉的,寒风凛冽,一叶扁舟,乘着兴致离开江渚,穿越万壑千岩,深入越溪的深处,怒涛渐渐平息,樵夫的风帆突然扬起,还能听到商旅们的相互呼唤,船帆高高扬起,像画中的鹢鸟一样翩翩飞过南浦,远望中,酒旗闪闪发光,一座烟村掩映在几行经霜的树林后,夕阳西下,渔人敲着木榔归去,岸边,败荷零落,衰杨掩映,三三两两的浣纱游女,躲避着行客,含羞相视而笑,低声私语,此时我暗自思量,那回廊的月影下,曾有几人一同坐赏?夏日里池中的莲花盛开,秋日里镜湖晴空万里,这两处的风光,在同一天里却只能可惜地错过,于是我们商量着早点寻找一个栖息的地方。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乘舟离开江渚,穿越山水,所见所感的一系列景象。“浅草平沙,疏烟野渡”虽未直接出现在原文中,但“浅草”、“野渡”等意象与词中描述的景象相呼应,展现了词人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而“商量早觅栖迟处”则表达了词人对未来归宿的思考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词以时间为线索,从词人离开江渚开始,一路描绘了他所见的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内心的感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厚情感,特别是“商量早觅栖迟处”一句,既表达了词人对未来归宿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柳永在游历山水、体验人生时所作,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才得中进士,他一生浪迹江湖,对自然美景和人生百态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词正是他这种体验和感悟的生动写照,在游历过程中,他看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人文景观的丰富,也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的艰辛,他将这些感受融入词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开阔、情感真挚的佳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首词较长且包含多个部分,以上解析主要聚焦于包含关键词的部分以及整体结构和情感表达,如需更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请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浅草平沙,疏烟野渡。商量早觅栖迟处。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