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淮上遇风雨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上一句是什么?

宋·苏舜钦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

微茫烟树远,浩荡碧波横。

渔火明灭间,栖鸦时一鸣。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舜钦(1008年-1048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散文家,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他早年仕途不顺,后虽得范仲淹举荐入朝为官,但不久便因政治斗争被贬,苏舜钦性格豪迈,不拘小节,其诗文风格雄健奔放,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傍晚时分,我独自驾着一叶扁舟停泊在古老的祠堂之下,满眼都是风雨交加中潮水渐渐上涨的景象,水位浅,船行缓慢,我不禁自问:那浩荡的淮水潮水究竟会流向何方呢?远处的树木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广阔的江面上碧波荡漾,渔火在风雨中忽明忽灭,偶尔传来一两声乌鸦的啼鸣,更添了几分孤寂与苍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河上遭遇风雨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次句以“满川风雨看潮生”勾勒出风雨交加、潮水上涨的壮阔景象,三、四句“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表达了诗人对潮水流向的疑问,也隐含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思索,后四句则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中的孤寂与苍凉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风雨中的淮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诗中“水浅舟且迟”一句,既是对现实景象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艰难与迟滞的感慨,而“淮潮至何处”的疑问,则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与探索,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舜钦被贬谪期间,当时,他因政治斗争而遭受排挤,心情抑郁,常独自游历山水以排解忧愁,在一次淮河之旅中,他遭遇了风雨交加的天气,面对浩荡的淮水和迷茫的前路,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