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上一句是什么?

草堂访学

宋·陆游

学海无涯苦作舟,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

经纶满腹志未酬,笔耕不辍意悠长。

草堂幽静人迹稀,书香萦绕日月光。

春秋大义传千古,学者朝圣心向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学习的海洋中,只有那些致力于研究《春秋》的学者,才会时常来到这草堂,他们满腹经纶,志向远大却未能完全实现,但仍然坚持不懈地写作,意志坚定,草堂地处幽静,人迹罕至,但书香四溢,日月之光也仿佛被其吸引。《春秋》所蕴含的大义流传千古,吸引着无数学者前来朝圣,心怀向往。

释义

本诗通过描述学者对《春秋》的热爱和学习,展现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追求,草堂作为学习的场所,象征着学术的净土和精神的寄托,学者们在草堂中探寻《春秋》的奥义,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赏析

本诗以草堂为背景,通过描绘学者对《春秋》的热爱和学习,展现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追求,诗中“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句,既表达了学习的艰辛,也体现了学者们的毅力和决心,而“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则突出了《春秋》在学者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草堂作为学术圣地的独特魅力,草堂的幽静和书香,与学者的志向和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学者的精神风貌和学术追求。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面临着外族的侵略和内政的腐败,他深感国家之危亡,民族之屈辱,因此致力于通过文学创作来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游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有关,他通过描绘学者对《春秋》的热爱和学习,表达了自己对学术的尊重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草堂作为学术的净土和精神的寄托,也反映了陆游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