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飘飖忽自得,盘薄蓬海滨。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07)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咏怀诗·飘飖忽自得

飘飖忽自得,盘薄蓬海滨。出自哪首诗?

魏晋:阮籍

飘飖忽自得,盘薄蓬海滨。

波荡安流珠,蹉跎失良辰。

欲归猨与鹤,远望泪沾巾。

寒鸟飞无时,秋云没半岑。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旧林。

清风拂我襟,悠悠振我衿。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阮籍

朝代:魏晋

作者简介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他善于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满,作品风格隐晦曲折,充满忧愤情绪。

译文

飘忽不定中忽然感到自得,徘徊在蓬草覆盖的海边,波涛汹涌使安定的流珠动荡,时光蹉跎错过了美好的时光,想要归隐与猿猴和仙鹤为伴,远望故乡却泪水沾湿了衣襟,寒鸟飞翔没有固定的时间,秋云遮蔽了半边的山岭,在蓬池边徘徊,回望过去的树林,清风拂过我的衣襟,悠悠地振动着我的衣带,孤独的鸿雁在野外哀号,飞翔的鸟儿在北林鸣叫,徘徊在这里又能看见什么呢?只有忧思让我独自伤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飘飖忽自得,盘薄蓬海滨”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心境,而“波荡安流珠,蹉跎失良辰”则暗示了时光流逝和美好时光的失去,后文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动物的行为,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忧伤。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追求,诗中“飘飖忽自得”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自由不羁,又暗示了他内心的迷茫和不安,而“盘薄蓬海滨”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后文通过描写清风、孤鸿、翔鸟等自然景象,以及诗人的徘徊和忧伤,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阮籍生活在魏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时代,他作为竹林七贤之一,虽然才华横溢,但面对黑暗的现实,却感到无力改变,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满,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阮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的行为,阮籍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飘飖忽自得,盘薄蓬海滨。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