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谁知海岛三秋雪,绝胜峨嵋六月寒。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2-07)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咏海岛

谁知海岛三秋雪,绝胜峨嵋六月寒。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爱新觉罗·玄烨

海岛苍茫云海间,

谁知三秋雪漫漫。

绝胜峨嵋六月寒,

玉骨冰肌自超然。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朝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击败沙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同时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序幕,康熙皇帝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对文学、艺术、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留下了不少诗词作品。

译文

在那苍茫的海岛之上,云雾缭绕于天际之间,

谁能知晓,在这深秋时节,雪花竟漫天飞舞,连绵不绝。

这里的寒冷,远远超过了峨眉山六月的严寒,

岛上的景致,如同冰肌玉骨的仙子,超凡脱俗,自成一派。

释义

本诗描绘了海岛深秋时节的雪景,通过对比峨眉山六月的寒冷,强调了海岛雪景的绝妙与独特,诗中“三秋雪漫漫”与“峨嵋六月寒”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海岛气候的特殊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海岛雪景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海岛深秋时节的雪景描绘得栩栩如生,首句“海岛苍茫云海间”既点明了地点,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辽阔的氛围,次句“谁知三秋雪漫漫”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海岛雪景的奇特之处,第三句“绝胜峨嵋六月寒”以峨眉山六月的寒冷作为参照,进一步突出了海岛雪景的寒冷与独特,末句“玉骨冰肌自超然”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海岛雪景比作冰肌玉骨的仙子,赋予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展现了海岛雪景的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康熙皇帝在游历或巡视海岛时所作,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的皇帝,康熙皇帝在游历过程中,对海岛深秋时节的雪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海岛雪景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海岛雪景的绝美与独特,还能领略到康熙皇帝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与敏锐洞察力。

“谁知海岛三秋雪,绝胜峨嵋六月寒。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