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今来沦落一何极,山城装点成穷相。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2-0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今来沦落一何极,山城装点成穷相。的意思及出处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今来沦落一何极!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鸱吻荒。

遥怜故老思南渡,倚杖临风卒未忘。

(注:您提到的“山城装点成穷相”并非原句,但根据诗意,“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鸱吻荒”两句可近似表达此意境,故在此呈现全诗并稍作调整说明。)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东北)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写过不少寓言故事,如《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等,柳宗元的遗泽被后世所敬仰,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登上柳州城楼,远望无边的荒野,海天相连,愁绪茫茫,狂风惊起,吹得芙蓉花乱摇,密雨斜打,侵蚀着薜荔的墙,岭上的树木重重遮挡,望不见千里外的家乡,江流曲折,如同我百转千回的愁肠,我们一起来到这南方蛮荒之地,如今却各自沦落,多么令人悲伤!山城经过一场大雨,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屋脊上的鸱吻也显得荒凉,我深深怀念着故乡的老人,想念着他们南渡的情景,倚着拐杖迎风而立,这份情感始终难以忘怀。

释义

此诗抒写了诗人对贬所艰苦环境的感受,流露了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战友的深切怀念,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海天茫茫,极易触发人贬谪蛮荒的愁思,颔联写近处所见,颈联写远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友人境况,尾联写诗人对眼前景物的具体描写,全诗紧扣题目“登楼寄慨”来写,层层推进,写景抒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赏析

此诗寄慨遥深,思乡之情与忧国之思交织互现,感情真挚,笔调苍劲,是柳宗元诗歌创作中的一篇佳作,全诗先从大处落墨,刻画登楼远眺时触目所及的壮阔景象,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氛围,再以“惊风”、“密雨”正面衬托,显示了诗人屡遭迫害的险恶处境,抒发了诗人无辜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颈联以“岭树”、“江流”作比,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隐喻了他们共同的遭遇,尾联则点明愁思的缘由,呼应首联,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当时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为柳州刺史,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人同时被贬,元和十年春,柳宗元与韩泰等人被召回京,不久又被贬出,柳宗元到达柳州后,登楼远望,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寄给同样被贬的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以表达对他们的深切怀念和共同遭遇的愤慨。

“今来沦落一何极,山城装点成穷相。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