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乘兴过弇山,诸峰插平陆。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7)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弇山园

乘兴过弇山,诸峰插平陆。下一句是什么?

明 · 文徵明

乘兴过弇山,诸峰插平陆。

楼台出烟霭,林壑生虚谷。

水石自清幽,风花亦芬馥。

何当谢尘嚣,来此栖迟宿。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译文

趁着兴致来到弇山,众多山峰耸立在平坦的陆地之上,楼台从云烟中显露出来,林壑间产生了幽深的山谷,水石自然清幽,风花也散发着芬芳,何时才能告别尘世的喧嚣,来到这里栖息长宿。

释义

乘兴过弇山:趁着兴致游览弇山。

诸峰插平陆:众多山峰如同插入平坦陆地一般。

楼台出烟霭:楼台从云烟缭绕中显露出来。

林壑生虚谷:林壑间产生了幽深的山谷。

水石自清幽:水石自然清幽雅致。

风花亦芬馥:风花也散发着芬芳的香气。

何当谢尘嚣:何时才能告别尘世的喧嚣。

来此栖迟宿:来到这里栖息长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弇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首联“乘兴过弇山,诸峰插平陆”直接点题,写出作者趁着兴致游览弇山的情景,同时用“插”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挺拔,颔联“楼台出烟霭,林壑生虚谷”则进一步描绘了弇山的楼台和林壑,楼台从云烟中显露出来,林壑间产生了幽深的山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颈联“水石自清幽,风花亦芬馥”则通过对水石和风花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弇山的清幽和芬芳,尾联“何当谢尘嚣,来此栖迟宿”则表达了作者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弇山美景的向往。

创作背景

文徵明一生仕途不太顺利,但他性格豁达,善于在书画中寻找寄托,弇山园作为江南的一处名胜,以其清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文徵明在游览弇山园时,被其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弇山园美景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和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

“乘兴过弇山,诸峰插平陆。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