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馀寒四月衣初袷,落日孤舟路几重。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2-08)诗词赏析10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馀寒四月衣初袷,落日孤舟路几重”,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行海的《暮春即事》,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馀寒四月衣初袷,落日孤舟路几重。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暮春即事

宋·释行海

馀寒四月衣初袷,落日孤舟路几重。

芳草自迷行客马,落花空逐去人踪。

青山绿水应无恙,白发苍颜只自慵。

欲问前村沽酒处,竹篱茅舍两三家。

作者简介

释行海,南宋末年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方外,号雪窗,平江(今江苏苏州)人,曾住嘉兴先福寺,有《雪窗集》,他的诗作多抒发身世之感,风格悲凉。

译文

四月的天气还带着些许寒意,我穿着初换的夹衣,落日余晖下,我独自乘着孤舟,前方的路途显得那么遥远而重重叠叠,芳草萋萋,迷住了行客的马蹄;落花纷纷,空自追逐着离人的足迹,青山绿水应该还是老样子吧,只是我这白发苍苍的面容却显得如此慵懒无力,想要询问前村哪里有卖酒的地方,只见竹篱茅舍稀疏地分布着两三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春时节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天气和行程,馀寒未消,孤舟独行,路途遥远,颔联写自然景物对行人的影响,芳草迷马,落花逐人,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颈联则转而写自己的感受,青山绿水依旧,但自己却因年老而慵懒无力,尾联以询问沽酒处作结,暗示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前路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暮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画面感强烈,情感真挚动人,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如青山绿水与白发苍颜的对比,突出了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无从得知具体的细节,但可以推测的是,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暮春时节旅途中所作,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作为一位僧人,虽然身处佛门清净之地,但也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纷扰和内心的苦闷,他在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心态和生存状态。

“馀寒四月衣初袷,落日孤舟路几重。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