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帝孙池畔秦松老,圣母祠前汉柏孤。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2-08)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谒陵

帝孙池畔秦松老,圣母祠前汉柏孤。下一句是什么?

明·李东阳

帝孙池畔秦松老,圣母祠前汉柏孤。

陵树苍苍烟霭霭,秋来犹自绕陵梧。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北京,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因属籍长沙府茶陵县,故时人称他为“茶陵诗派”的开创者,李东阳自幼聪颖好学,四岁能作大书,景泰元年(1450年)以神童举荐入朝,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明孝宗时,历官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辅政,与谢迁同为内阁宰辅,武宗即位后,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正德七年(1512年),以年老多病为由乞归,获准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李东阳去世,享年七十岁,赠太师,谥号“文正”。

译文

在帝孙池畔,秦朝的松树已经老去了;圣母祠前,汉朝的柏树孤独地挺立着,陵墓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烟雾缭绕,秋天到来时,这些树木依然环绕着陵墓上的梧桐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谒陵时所见到的古老树木,通过秦松与汉柏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帝孙池畔的秦松和圣母祠前的汉柏,都是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见证者,它们象征着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传承,而陵墓周围的树木,则进一步渲染了陵墓的庄严与肃穆,以及岁月的无情流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谒陵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秦松、汉柏以及陵墓周围树木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文化的厚重感,诗人也通过“苍苍”、“霭霭”等词语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古老而神秘的陵墓之中,诗人还通过“秋来犹自绕陵梧”一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谒陵时所作,谒陵是古代帝王或官员前往陵墓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李东阳作为明朝的重臣和文学家,对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敬畏之心,在谒陵的过程中,他被陵墓周围的古老树木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东阳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思考力。

“帝孙池畔秦松老,圣母祠前汉柏孤。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