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老去健姿同野鹤,閒来逸性狎江鸥。的释义

6个月前 (02-08)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老去健姿同野鹤,閒来逸性狎江鸥。的释义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老去健姿同野鹤,閒来逸性狎江鸥。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势连绵不断,河流宽广悠长。

城中万家灯火闪烁,四周遍布;水中倒映着星河,宛如一道明亮的光带。

晴天里风吹古树,像阵阵雨落;月光下平沙闪耀,犹如夏夜的白霜。

年老时身体依然矫健,如同野鹤一般;闲暇时性情飘逸,与江鸥为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年老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赏析

景物描绘:诗的前四句通过“海天”、“山势”、“灯火”、“星河”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夜景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情感表达:后四句则通过“风吹古木”、“月照平沙”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老去健姿”、“閒来逸性”等自我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年老时依然保持的乐观心态和飘逸性情。

艺术特色:全诗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身处江楼之上,远眺美景,心中感慨万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在晚年的生活中,白居易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然、向往自由的生活理想。

“老去健姿同野鹤,閒来逸性狎江鸥。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