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秋夜长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上一句是什么?

唐·王维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暗虫啼露草,秋蝶舞霜柯。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

沈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漫长的秋夜,清冷的琴瑟声飘散在空中,西风吹拂着青翠的藤萝,暗处的秋虫在露水沾湿的草丛中啼叫,秋蝶在挂满白霜的树枝上飞舞,明月隐没,菰蒲在夜色中摇曳,山空寂静,木叶在秋风中飘落,我在此沉思,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寂寞正是我所追求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清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诗中“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两句,尤为传神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远而寂寥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首联“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以秋夜的清冷和琴瑟的清音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暗虫啼露草,秋蝶舞霜柯”通过秋虫和秋蝶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清冷,颈联“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以月暗、菰蒲、山空、木叶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幽远而寂寥的秋夜图景,尾联“沈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则表达了诗人对寂寞的追求和沉思的深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维晚年隐居期间,王维晚年仕途不顺,心灰意冷,转而寄情山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秋夜中独自沉思,表达对寂寞与自由的追求和感悟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