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自笑谈高留稷下,未缘虚左过夷门。的释义

8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鲁连台

自笑谈高留稷下,未缘虚左过夷门。的释义

唐·胡曾

一笑高吟海气寒,

几人曾识此郎官。

自笑谈高留稷下,

未缘虚左过夷门。

作者简介

胡曾(约839—?),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曾任汉南节度使从事,后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胡曾为军事家杜佑、杜牧族亲,著有《安定集》10卷,今佚;《咏史诗》3卷。《全唐诗》存其诗1卷。

译文

我高声吟诵着豪放的诗篇,海上的寒气仿佛都被我的豪情所感染,又有几人能真正认识这位胸怀大志的官员呢?我自嘲在稷下学宫高谈阔论,却未曾有幸被信陵君以空出左边的尊位相待,经过夷门(信陵君的封地)。

释义

一笑高吟海气寒:形容诗人吟诵诗篇时豪情万丈,连海上的寒气都被感染。

几人曾识此郎官:感叹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这位官员的才华和抱负。

自笑谈高留稷下:自嘲自己在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重要学术中心)高谈阔论,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未缘虚左过夷门:指自己未能得到信陵君的赏识和重用,没有机会经过他的封地夷门,虚左,古代以左为尊,虚左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赏析

这首诗是胡曾的咏史诗之一,通过描绘鲁仲连(战国时齐国高士,常借谈论时局为人排难解纷)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首句“一笑高吟海气寒”以豪迈的笔触描绘出诗人吟诵诗篇时的豪情壮志,次句“几人曾识此郎官”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人不识英才的无奈和叹息,后两句“自笑谈高留稷下,未缘虚左过夷门”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得到重用的自嘲和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胡曾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尽管他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鲁仲连台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鲁仲连的形象和经历,胡曾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自笑谈高留稷下,未缘虚左过夷门。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