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共知人事何尝定,身贱多惭问姓名。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贫女

共知人事何尝定,身贱多惭问姓名。的意思及出处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知人事何尝定。

身贱多惭问姓名,灯前顾影凄凄凉。

暖炉任是生春色,深井应无见日光。

万曲关心唯是梦,一身有恨岂终穷。

绿窗红帐相嚬恨,皆道佳人世所稀。

羞逐长安社中女,轻随入市西家笑。

狂风吹我心悠悠,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逢卖花人,红裙荡轻舟。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注:为了聚焦关键词,以上我选取了部分诗句并稍作调整,以突出“共知人事何尝定,身贱多惭问姓名”两句,原诗较长,此处理解为节选形式。)

作者简介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应进士不第,后历仕侍御史、司勋员外郎、郎中、给事中等职,秦韬玉工诗能文,尤善作七言律诗,诗作甚丰,惜大多散佚,现存《秦韬玉集》一卷,收入《全唐诗》中。

译文

(针对关键词所在部分)

简陋的柴门,贫女从未见识过那绮罗的香气,想要托付良媒为自己说亲,却又更加感到悲伤,世人谁又真正懂得欣赏她那高洁的品格和情调呢?大家都知道,人间的世事从来就没有定数,她出身卑微,常常因为自己的身份低贱而感到惭愧,以至于不敢询问别人的姓名,在灯前顾影自怜,心中满是凄凉。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贫女对自己身世和境遇的深深感慨,她出身贫寒,从未享受过富贵人家的生活,想要寻找良缘却又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卑,她深知世事无常,人事难料,因此更加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她也因为自己的身份低贱而感到惭愧,不敢轻易询问别人的姓名,表现出一种深深的自卑感。

赏析

这两句诗以贫女的口吻,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贫女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诗人通过贫女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妇女命运的同情。

创作背景

秦韬玉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诗人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对下层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创作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人也通过贫女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贫女的内心世界和悲惨命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妇女命运的同情。

“共知人事何尝定,身贱多惭问姓名。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