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山居

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上一句是什么?

宋·潘阆

松下柴门闭绿苔,

只有蝴蝶双飞来。

蔷薇花落秋风起,

荆棘满庭君莫哀。

我醉欲眠君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醉来一枕华胥梦,

肯校人间是与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潘阆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潘阆,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北宋初期著名隐士、文人,他一生志行高洁,不拘小节,曾在洛阳卖药为生,后隐居杭州西湖,与僧侣、诗友往来唱和,他的诗作多抒发隐逸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松树下的柴门前,青苔覆盖,显得格外幽静,只有成双成对的蝴蝶翩翩起舞飞来,秋风起时,蔷薇花已落尽,庭院中荆棘丛生,请你不要为此而悲哀,我若酒醉想要睡去,你就暂且离开吧,如果明天还有兴致,就抱着琴再来找我,醉后我睡了一觉,如同做了一场华胥国的美梦,哪里还会去计较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问世事的人生态度。“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前两句“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以静制动,通过环境的幽静和蝴蝶的飞舞,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醉后所做的华胥梦,象征着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而“肯校人间是与非”则表明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潘阆隐居杭州西湖期间,当时,他远离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俗的喧嚣,过着一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