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三边伊昔喜延枚,每向良辰命宴杯。的释义

7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宴郑侍御山亭

三边伊昔喜延枚,每向良辰命宴杯。的释义

唐·张说

春亭拂郁映华池,

竹绕山亭柳拂堤。

三边伊昔喜延枚,

每向良辰命宴杯。

水榭花繁人欲醉,

风亭月白鸟频啼。

今朝共语还相笑,

只道山中别有天。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西魏名将张奭之后,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曾任太子校书、右史等职,后因参与平定张易之兄弟叛乱有功,封中山县开国男,迁中书舍人,唐玄宗时,累官至中书令,封燕国公,与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张说擅长文学,尤长于碑文、墓志,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燕许大手笔”。

作者简介

张说一生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三度拜相,掌文学之任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张说能文能武,为开元盛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成就,而且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译文

春天的亭子郁郁葱葱地掩映在华美的池塘边,竹子环绕着山亭,柳树轻拂着河堤,从前在三边之地(指边疆)时,我很高兴能够邀请您(枚,这里代指郑侍御)一同宴饮,每当遇到美好的时光,我们总是命令摆下酒宴,举杯共饮,水榭上的花朵繁多,使人想要沉醉其中,风亭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白,鸟儿不时地啼叫,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谈笑,只觉得这山中仿佛有另一个天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亭中与友人宴饮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宴饮氛围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开篇,通过“春亭拂郁映华池,竹绕山亭柳拂堤”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亭周围的美丽景色,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三边伊昔喜延枚,每向良辰命宴杯”两句,回忆了与友人在边疆时的宴饮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后两句“水榭花繁人欲醉,风亭月白鸟频啼”则进一步渲染了宴饮的氛围,使全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说在宴请郑侍御时所作,郑侍御是诗人的好友,两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在宴会上,诗人触景生情,回忆起与友人在边疆时的宴饮时光,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雅士宴饮文化的繁荣和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三边伊昔喜延枚,每向良辰命宴杯。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