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锦衣宽病恩何厚,琳馆甘闲老未催。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锦衣宽病恩何厚,琳馆甘闲老未催。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曹寅

病里逢春转自哀,锦衣宽病恩何厚。

琳馆甘闲老未催,药炉经卷日相陪。

作者简介

曹寅(1658年-1712年),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他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自幼聪颖好学,工诗词,善骑射,好收藏,生活讲究品位,曾主持刊刻《全唐诗》、《佩文韵注》等大型书籍,曹寅在文学和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其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译文

在病中遇到春天,心中反而更加悲哀,宽松的锦衣让我意识到病体已衰,但这份来自上天的恩宠却何其深厚,华丽的居所中,我甘愿闲适地老去,岁月并未催促,每日有药炉与经卷相伴。

释义

首句“病里逢春转自哀”表达了诗人在病中面对春天美景,内心却更加哀伤的情感,次句“锦衣宽病恩何厚”通过锦衣变宽暗示病体消瘦,同时感慨于这份病中仍得的厚恩,第三句“琳馆甘闲老未催”描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以及岁月静好的心态,末句“药炉经卷日相陪”则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日常,药炉与经卷成为了他日日的伴侣。

赏析

这首诗是曹寅病中感怀之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病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以“病里逢春”开篇,既点明了时间背景,又奠定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次句通过“锦衣宽病”的细节描写,巧妙地传达了病体的消瘦与内心的感慨,第三句“琳馆甘闲”则展现了诗人对现状的接受与满足,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末句“药炉经卷日相陪”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闲适生活的氛围,使全诗在一种宁静而平和的氛围中结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曹寅晚年病中之时,曹寅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疾病缠身,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病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心态不仅体现了曹寅个人的豁达与超脱,也反映了清代士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这首诗也展现了曹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锦衣宽病恩何厚,琳馆甘闲老未催。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