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句句皆从痛肠出,语罢涕泣俱滂沱。的释义

7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杂诗

句句皆从痛肠出,语罢涕泣俱滂沱。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郁郁纡轸情,思君此何极。

高山有疾风,悠悠寒日夕。

我心随秋阳,冉冉赴西匿。

念君当何辰,坠叶鸣摵摵。

往事如烟云,回首一悱恻。

句句皆从痛肠出,语罢涕泣俱滂沱。

海天凭尺素,欲寄无羽翼。

梦魂长夜游,何由觌君面。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本留学,后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并出使多个国家,对西方文化和制度有深入了解,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融合古今,反映时代变迁,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之一。

译文

心中充满了抑郁和哀伤的情感,思念你到了极点,高山之上狂风呼啸,寒冷的太阳悠悠西下,我的心情就像那秋日的阳光,缓缓沉入西方,想着你此刻在何处,落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往事如同烟云般消散,回首往事心中满是悲伤,每一句话都是从心底的痛楚中说出,说完后泪水滂沱而下,想要通过书信寄托思念,却没有翅膀可以飞越海天,梦魂在长夜中游荡,何时才能见到你的面庞。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痛苦,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句句皆从痛肠出,语罢涕泣俱滂沱”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痛苦和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高山有疾风”、“坠叶鸣摵摵”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和形象。

“句句皆从痛肠出,语罢涕泣俱滂沱”这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遵宪在思念远方友人时所作,当时,黄遵宪身处异国他乡,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将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化作诗句,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体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对友情和家国情怀的珍视。

“句句皆从痛肠出,语罢涕泣俱滂沱。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