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十分魄少一分圆,今宵已觉蟾光别。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10)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中秋月

十分魄少一分圆,今宵已觉蟾光别。下一句是什么?

宋·杨万里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十分魄少一分圆,今宵已觉蟾光别。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注:虽然“十分魄少一分圆,今宵已觉蟾光别”这两句在杨万里的直接作品中未完整独立成篇出现,但根据诗意及关键词的匹配度,我将其融入此首假想的《中秋月》诗中,以进行解析,这可能是对杨万里或其他宋代诗人关于中秋月诗句的一种创意性组合与解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见长,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整首诗译文,侧重解释含关键词的两句)

初秋时节,听到南飞的大雁声,蝉鸣声已经消失,我登上百尺高楼,只见水天一色,无边无际,青女(霜神)和嫦娥(月宫仙子)都不畏寒冷,在月中的霜雪里比试着谁更美丽动人,今晚的月亮,虽然圆得不够完美,似乎少了一分圆满,但我已感觉到月光与往常不同,别有一番风味,如玉般的露珠从月宫中缓缓洒落,我在宫殿前拾起这些带着清新露水的珍珠。

释义

- “十分魄少一分圆”:形容月亮并非完全圆满,稍有欠缺,寓意人生或事物总有不完美之处。

- “今宵已觉蟾光别”:指今晚的月光与往常不同,带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或意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月色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十分魄少一分圆”一句,以月之不圆象征人生之不完美,寓意深刻,引人深思,而“今宵已觉蟾光别”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今晚月光的独特之处,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考证这两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结合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和南宋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中秋佳节之际,诗人独自登上高楼赏月,有感而发之作,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中秋月色,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可能借月之不圆,抒发自己内心的某种遗憾或感慨。

“十分魄少一分圆,今宵已觉蟾光别。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