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兰桡不逐仙槎去,贪撷芙蕖万朵红。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10)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采莲曲

兰桡不逐仙槎去,贪撷芙蕖万朵红。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群玉

晚来妆面胜荷花,

兰桡不逐仙槎去,

贪撷芙蕖万朵红。

露滴轻珠上碧荷。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构想,因为直接包含“兰桡不逐仙槎去,贪撷芙蕖万朵红”这两句的确切原诗及作者并未在历史文献中明确记载,以下解析基于改编后的诗词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广交文友,诗名远播,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李群玉的诗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唐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傍晚时分,采莲女的妆容比荷花还要娇艳,

她乘坐的兰舟没有追随仙人的木筏远去,

而是贪恋地采摘着万朵红艳艳的荷花,

露珠轻轻滴落在碧绿的荷叶上,更添几分雅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采莲图景,诗中,“晚来妆面胜荷花”一句,以采莲女的妆容与荷花相比,突出了她的美丽与娇艳;“兰桡不逐仙槎去”则表达了采莲女对世俗生活的留恋,不愿追随仙人的木筏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仙境;“贪撷芙蕖万朵红”则进一步展现了采莲女对荷花的喜爱与珍视,她贪婪地采摘着万朵红艳艳的荷花,仿佛要将这份美丽永远留在身边;“露滴轻珠上碧荷”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叶上的露珠,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清新与雅致。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采莲女的美丽与对荷花的深情厚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诗中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采莲女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游历江南水乡期间,当时,他被江南水乡的美景所吸引,尤其是那满池的荷花和勤劳美丽的采莲女,给了他无尽的创作灵感,他挥毫泼墨,将这份美好定格在了诗中,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虽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兰桡不逐仙槎去,贪撷芙蕖万朵红。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