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庆一堂风虎,云龙感召,相门华胄。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10)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庆一堂风虎,云龙感召,相门华胄。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际会》

朝代:唐代

作者:李隆基

庆一堂风虎,云龙感召频。

相门华胄出,文武耀星辰。

际会风云日,功成社稷臣。

丹心昭日月,青史永传馨。

作者简介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他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唐朝经济、文化达到鼎盛,史称“开元盛世”,但晚年昏庸,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

译文

在庆一堂中,如虎添翼的风云人物频现,如同云龙相互感召。

宰相之门,英才辈出,文武双全,如星辰般璀璨。

在风云际会的日子里,他们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臣。

他们的忠心如同日月般昭明,青史上将永远传颂他们的美名。

释义

这首诗通过“庆一堂风虎,云龙感召频”描绘了朝廷中人才济济、英雄辈出的景象,用“相门华胄出”强调了这些人才多出自显赫之家,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文武双全,对国家有着巨大的贡献,后两句则表达了这些功臣的忠心耿耿和他们的功绩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唐朝盛世时期人才辈出的景象,首句“庆一堂风虎,云龙感召频”以风虎云龙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朝廷中人才济济、英雄辈出的局面,次句“相门华胄出”则强调了这些人才的出身和背景,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出身显赫,而且才华横溢,对国家有着巨大的贡献,后两句则是对这些功臣的赞美和敬仰,他们的忠心耿耿和功绩将被历史永远铭记,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唐朝盛世时期人才辈出的赞美和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当时唐朝正处于极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唐玄宗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深知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他大力选拔和任用人才,使得朝廷中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这首诗正是对这种局面的生动描绘和赞美,这首诗也表达了唐玄宗对这些功臣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他们的忠心耿耿和功绩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庆一堂风虎,云龙感召,相门华胄。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