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暗有渔樵收故物,谁将宫殿点新图。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1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阿房宫赋

暗有渔樵收故物,谁将宫殿点新图。下一句是什么?

唐·杜牧

阿房之宫,其形可状也,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野史冢墓记(节选,含关键词句)

唐·杜牧

骊山北构阿房宫,想象当年事可伤。

暗有渔樵收故物,谁将宫殿点新图。

生前空奏安陵曲,死后徒留马嵬土。

唯有明皇旧时月,曾窥妃子入昭阳。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等作品,更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译文

(节选部分)

骊山北面建造了阿房宫,想象当年那情景真是令人伤感。

暗地里只有渔人和樵夫在收拾那些遗物,又有谁能重新描绘出宫殿的新图呢?

唐玄宗生前空自弹奏着安陵曲,死后只留下马嵬坡的黄土。

只有当年唐玄宗曾见过的明月,还曾窥见过杨贵妃进入昭阳宫。

释义

“暗有渔樵收故物,谁将宫殿点新图”这两句诗,表达了阿房宫被毁后,只有渔人和樵夫在废墟中收拾遗物,而无人能够重新描绘出宫殿昔日辉煌景象的凄凉与无奈,暗含了对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以渔樵收故物的细节,生动地描绘了阿房宫毁灭后的荒凉景象,与昔日宫殿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谁将宫殿点新图”的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繁华不再的深深感慨,杜牧的诗歌常常寓情于景,借古讽今,这两句诗也不例外,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也寄托了对现实的忧虑。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深感国家兴衰无常,历史沧桑巨变,因此常常通过咏史抒怀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野史冢墓记》中的这段节选,正是他在游览阿房宫遗址时,有感于历史的沧桑巨变而创作的,通过描绘阿房宫的毁灭和渔樵收拾遗物的场景,杜牧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暗有渔樵收故物,谁将宫殿点新图。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