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2-11)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归去来兮辞(节选)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全诗是什么?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由于“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并非《归去来兮辞》原文中的完整句子,而是对其中意境的提炼与再创作,故在此将其融入整体意境中展示,原文中与之相近表达的是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之乐的情怀。)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针对融入意境后的整体段落)

……

云朵自然而然地从山中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回去吧!我要辞别外界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当我老去归隐时,有三条小径可供漫步,足以让我悠闲地拖着长衫的袖子,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释义

此段文字表达了陶渊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句,寓意着归隐后的闲适与自在,三径象征着隐居之地,长拖衫袖则形象地描绘了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赏析

陶渊明在这段文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归隐生活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也通过对比世俗与归隐生活的不同,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段文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到刘宋初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的时期,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出仕又多次辞官,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这段《归去来兮辞》就是他在辞官归隐后所写的一篇辞赋,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通过这篇辞赋,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和情怀。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