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2-12)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湘水吟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全诗是什么?

唐·张籍

湘水吟,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

苍梧之山湘水西,帝子游魂不复归。

空余翠竹黄陵庙,万古垂萝春草菲。

作者及朝代

张籍,唐代诗人,约生于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作者简介

张籍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以写实为主,语言平易近人,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他与韩愈、白居易等文学大家交往密切,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张籍的乐府诗尤为著名,其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湘水在吟唱,湘水在流淌,九疑山的云雾和景物仿佛还停留在那个秋天,苍梧山位于湘水的西边,帝舜的灵魂再也没有归来,黄陵庙里只剩下翠绿的竹子,万古长青的藤蔓和春天的芳草依旧繁茂。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水的流淌和九疑山的云雾,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诗人借古讽今,以帝舜南巡不归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的翠竹、黄陵庙、垂萝和春草等意象,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永恒生命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湘水流”和“九疑云物”不仅描绘了湘水的美丽和九疑山的神秘,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诗人通过帝舜南巡不归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的翠竹、黄陵庙等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寄托了诗人对永恒生命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张籍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之中,他通过描绘湘水的流淌和九疑山的云雾,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人也可能借古讽今,以帝舜南巡不归的典故来暗喻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无法确切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湘水吟》是张籍的一首优秀诗歌作品,通过描绘湘水和九疑山的自然美景以及帝舜南巡不归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永恒生命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