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谈笑扫清沙漠净,弥缝补就苍天缺。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2-12)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补天乐·戊辰中秋

谈笑扫清沙漠净,弥缝补就苍天缺。出自哪首诗?

清·纳兰性德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尽人间烟火色,不识高楼月。

有个嫦娥欲上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谈笑扫清沙漠净,弥缝补就苍天缺。

云窗雾阁春迟暮,谁为君王卷绣帘?

作者及朝代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题材单一,但是由于抒情真切,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颇受后人推崇,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译文

(仅针对“谈笑扫清沙漠净,弥缝补就苍天缺”两句)

谈笑之间就能将沙漠清扫干净,仿佛能弥补上苍天的裂痕。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伟大功绩的赞美,以及对于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谈笑扫清沙漠净”形容英雄豪杰在谈笑间就能完成艰巨的任务,如清扫沙漠般轻松;“弥缝补就苍天缺”则比喻英雄能够弥补世间的不足,如同修补天空的裂痕。

赏析

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诗人通过“谈笑扫清沙漠净”这一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英雄人物的非凡能力和气概;而“弥缝补就苍天缺”则进一步强调了英雄的伟大功绩,仿佛他们能够弥补世间的所有不足,整首诗在表达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的这首《补天乐·戊辰中秋》创作于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中秋节,当时,纳兰性德正值壮年,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利,心中常怀忧愤之情,这首词以中秋之月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家国等多方面的感慨和思考。“谈笑扫清沙漠净,弥缝补就苍天缺”两句,既是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改变现实、实现理想的渴望和追求,从整首词来看,诗人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悲欢离合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谈笑扫清沙漠净,弥缝补就苍天缺。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