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2-12)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贺新婚

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全诗是什么?

唐·罗隐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

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

绮席凝尘玳瑁筵,香闺掩雾碧桃枝。

妆楼霭霭芙蓉绽,绣阁沉沉月影移。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语言精炼,多抒发个人抱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译文

漏壶中的水渐渐滴尽,银河淡淡地横挂在天边。

美丽的佳人高兴地找到了如鸳鸯般的伴侣,豪迈的宾客们争相题写赞美爱情的鹦鹉词。

华丽的宴席上,玳瑁筵席蒙上了一层薄尘,香闺中碧桃枝掩映着朦胧的雾气。

妆楼之上,芙蓉花盛开,云雾缭绕;绣阁深处,月影缓缓移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新婚之夜的喜庆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佳人与伴侣的喜悦之情,以及宾客们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诗中“鸳鸯侣”象征着恩爱夫妻,“鹦鹉词”则代表着宾客们对新婚的赞美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新婚为背景,通过描绘婚礼的热闹和喜庆,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首联“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以时间的流逝和天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颔联“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则直接点明了新婚的主题,通过佳人和豪客的描写,展现了婚礼的热闹和喜庆,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新婚之夜的美丽和温馨。

罗隐的这首诗在表达上既含蓄又直接,既描绘了新婚的喜庆场景,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罗隐在参加某场婚礼时所写,罗隐一生怀才不遇,但他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改变,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婚的喜庆场景,表达了他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幸福的渴望和追求,在罗隐的笔下,新婚之夜不仅是一场喜庆的盛宴,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

“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