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2-14)诗词赏析11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二》,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秋兴八首·其二

唐·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您提到的“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并非完整出自此诗,而是对诗中意境的提炼与融合。“听猿实下三声泪”与“巴峡里”的猿声相呼应,“眼荒鸥碛楚江涯”则融合了诗人对远方楚江的遐想与孤寂之感。)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夔州的高城上夕阳西下,我独自倚靠在高楼的栏杆旁,遥望着长安,听到巫峡的猿啼,我真的流下眼泪,奉使北上只空随八月浮槎返回,我在严武幕府中,因卧病而离职,如今只能遥望着山楼,听着悲笳声,心中满是悲伤,请你看看那石头上缠绕的藤萝中的月影,已经映照在洲前的芦荻上了。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夔州时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落日、北斗、猿声、槎舟、香炉、悲笳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京城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首联以“夔府孤城”和“落日斜”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中的“听猿实下三声泪”更是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猿啼声声,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颈联则通过“画省香炉”和“山楼粉堞”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寂与无奈,尾联则以“藤萝月”和“芦荻花”的意象,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使全诗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中结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京城,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诗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弱,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然会产生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